百味年华 发表于 2014-10-29 16:33

南开求学---树心志习课业

1958年,我高中毕业。正当我为填报高考志愿而犹豫不决的时候,看到了南开大学的招生简章,突然眼前一亮,只见上面写着“周恩来的母校”。其实那时,我对周总理的生平并不了解,但想法很单纯,只是想到培养出周总理的学校去学习,便慕名报考了南开大学。与弟弟合影:送兄赴南开大学留念,摄于石家庄
在高考中,我特凭一篇“神来之笔”的作文,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      1959年初秋,南开大学校门前与同班同学合影(前排正中)
在那个时代,群众运动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各行各业都要培养革命接班人。在大学里,刚刚高中毕业的新生们便成为了“革命小将”,受到高度重视。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参加了科研队伍,被分配到由陈坚老师负责的“同义词组”。但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我连课题的含义都没有完全弄懂便仓促上阵。尽管当时的我还不具备专业能力,但我认真地执行着陈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从最基础的词语查找做起,逐渐地,对科研内容有所领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而这些看似枯燥的工作,也为我日后编写各类词典、辞书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南开大学毕业


《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是周总理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辞书编纂会议上分配给天津市的任务。天津市决定由南开大学中文系承担。在《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的编辑过程中,我作为编委担当了一定工作量。词典成书后曾荣获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和“天津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选自:百味年华出品《为残疾名人树碑立传的南开人——朱天吉教授访谈录》第二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开求学---树心志习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