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机构] 新型养老日趋智能化

[复制链接] 地区:
新型养老日趋智能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黄鹤楼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钱江晚报 |
2015-7-4 19:34 |查看: 2706|回复: 0
转载 钱江晚报
本帖最后由 黄鹤楼 于 2015-7-4 19:39 编辑

       孝敬老人、尊敬老人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美德。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以及老龄人口需求的多元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目前临安市部分地区开始实行新型养老模式。


       技术推进 完善养老机制

       最近临安市各养老院出现了一种新型智能化的电子保姆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在老人请假离开敬老院的时候,划定一定的区域,只要老人走出了规定区域,养老服务站就会接到警报提示,及时通过电子保姆设备对老人进行劝阻,并指引老人回到敬老院或是家中。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少了老人走失的风险,更为建设一个平安、放心、智慧型的养老院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电子保姆外形小巧,携带方便,可以挂在脖子上或是扣在腰间。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的邵主任介绍说:“这样的设备其实不只是在帮助老年人有个幸福的晚年,其主要的功用产出可能将改变现在的敬老院格局,一般来说现在公立敬老院,收费标准一般都比较低,而私立养老院收费标准相对就比公立的敬老院要高出一些,所以在敬老院的入住率上,公立的敬老院就高得多,甚至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而私立敬老院情况就刚好相反,现在这种新型电子保姆的出现,在服务内容与服务质量上都将使公立敬老院与私立敬老院达到某种平衡。

       据了解,现在面向全市的电子保姆的安装及乡镇分管养老的领导培训都由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独家操作,所以在操作及接警后的流程方面都会达到统一,减少中间多部门沟通环节,第一时间解决了老年人的实际所需。

       笔者了解到,这类智慧型电子产品投放到全市各敬老院。

       智慧型电子产品有利于养老产业发展

       位于於潜镇直属的於潜镇敬老院,也采用了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的电子保姆设备,该院的院长说:“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着老人养老的品质与生活的质量问题,因为现在的养老院很可能就是以后自己养老的地方,在这种关系下,我们也在寻找一种更能适合乡村的养老模式。在以前,都有一句老话叫‘生儿子防老’就是最质朴的养老概念,有了儿子,就有了老了以后的保障,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别说在农村,就是镇里,也不是很多,大都去了大城市打拼,全村都是老年人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这些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怎样安享天年,就成了当地政府与我们养老院最关心的问题。”

       院长介绍说:“现在我院采购的这批电子保姆设备就很切合我们需要,在镇分管老年工作的领导办公室的电脑上及我们敬老院办公室的电脑上都安装了电子保姆的APP,在我们的手机上也安装有这样的APP,这个APP连接着每个电子保姆,只要老人把这个电子保姆佩戴在身上,随时随地我们都可监测到老人的位置,及老人这一天的行走线路。”

      “其实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老人走丢的概率,也让我们安排老人回家、住宿、探问等工作量减少了很多,很多出门在外的年轻人也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父母留在我们敬老院。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那么,后期的很多工作都可以跟上来,才能真正实现临安居家与机构养老相结合的新模式。”

       临安现在的养老体系不只是以前单一的,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养老服务这三种模式,现在这三者之间通过智能化手段就可以完场两两结合。甚至三位一体结合的养老模式。

       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的邵主任说:“我们是临安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养老服务的机构之一,在很多的工作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就如以前的敬老院,只有在床头安装了呼叫器,不能定位,有时候老人走出敬老院工作人员也不知道,更别说及时把老人的情况与出门在外的子女进行实时的信息同步,老人也只能在敬老院活动,有老人想回家看看,或是去亲戚家走动走动,都因为安全问题,或被工作人员劝阻,或被子女劝阻,老人也会因此情绪低落,这也是机构养老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尴尬,但想转到居家养老就更不现实,家里连子女都不在身边,更何况让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家养老。

       所以现在居家与机构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就因这些智慧养老产品的出现而得以改变。老人想回家看看或是在亲戚家住几天,只要佩戴电子保姆,让工作人员知道具体的位置,这些信息的同步,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也就很放心的让老人离开敬老院了。”

       养老新模式 为年轻人解决后顾之忧

       在临安上班的小林,父母就在昌化农村,小林又是家中的独子,小林在临安打拼多年后也在临安市区买了房子,也娶了妻有了孩子,算是落地生根了,但自己的父母又不愿意跟他住在临安城里。“我母亲说,那些老邻居、老姐妹还有我的长辈都在那个村子里,她现在老了,也时常想跟他们多见上几面,我也没办法,总要尊重老人的意思,就让她住在乡下,可是家里有没个人照顾,后来跟我母亲商量还是去了养老院,但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想着去外面走走,特别是今年,我母亲居然得了老年痴呆症,病情一天天的加重,但母亲想出去走走的心却没变过,一到想出门的时候就闹脾气。

       我每次听镇里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些,都很心痛,但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了,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跟我说有这种新型的智慧养老设备,我也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APP,只要母亲愿意,我都会先跟她想去的那户亲戚说好,到哪里去接,住几天,我也可以在手机上实时看到母亲的一天的行走轨迹,关键是遇到什么需要急救的情况,这个电子保姆上还有一个红色的急救按钮,及时通知工作人员遇到了什么情况,这在我母亲走出养老院的那段时间里,让我放心不少。”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一直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而如何合理的进行养老模式的突破就需要更多养老新元素的参与,有效地解决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才在真正意义回馈了老年人为我们所做的贡献。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6-19 03:15 , Processed in 0.170193 second(s), 3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