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虎园情思

[复制链接] 地区:
天下好文
虎园情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瀚海渔夫 (小学一年级) | 原创 syf599新浪博客 |
2015-6-12 13:28 |查看: 1937|回复: 0
原创 syf599新浪博客

   在明媚的春光里又一次游览了东北虎林园。虎园坐落在海林市的横道河子镇境内,距离牡丹江市仅一小时车程,在301国道边一公里处的山坳里,是个交通便利,群山环抱,林木繁茂,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所在。

       分为养殖和观赏两个区域。养殖区就是原来的猫科动物研究所的笼舍区,主要是饲养防疫繁殖的喂养管理区,现在基本上不对外开放。观赏区是一个新开发的开放式的旅游景区,占地有两三平方公里,周边建有四五米高的围栏,园内基本上是原生态环境,除了几处虎舍外,保留了原有的高大的乔木和茂密的灌木丛,还有土岗和洼地水塘,与动物园的狮虎山和笼舍不同,几十只老虎在开放的空间中露天散放,供游客们观看欣赏,蔚为大观。

       参观和游览虎园有两种方式方法,一是游客们坐上带有防护措施的大客车,把车开进虎园内,游客从四周的车窗观看各个角落的虎,视野开放没有死角,但有时因游客多车在园内停留时间有限,游客多有不尽兴的遗憾。二是在虎园内设有高架防护网封闭的走廊,游客在走廊内,居高临下俯瞰全园,一览无余,可以尽情尽兴的流连徜徉,欣赏动物界王者的神态和风采。有时还可以在围笼外进行观赏。不论是坐车还是行进在封闭的走廊内近距离地看到这众多的散放着的老虎,都会令人兴奋不已。我看到这高高的围网和“自由自在”的老虎,看到封闭的走廊和悠哉游哉的游客,使我想起一个人和他说的两句话。

       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有个诡异的人物,大家对其知之不多,但提起他的学生可能就会令人肃然起敬。他就是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的老师鬼谷子,他有两句话入木三分。他在论述“以柔克刚”时用人的舌头和牙齿来证明柔可克刚的道理,任何一颗牙齿都比舌头坚硬且锋利,常言道没有舌头不碰牙的,如果不小心,有多少根舌头也被咬断了,但到最后嘴里只剩柔软的舌头,而坚硬的牙齿却都脱落了。在论述要“保护自己”时说,如果不能把猛兽装进笼子(制服)那么就把自己锁在笼子里,这样不论多么凶猛的野兽也不会伤害到你。看到这群强健凶猛的老虎驯服地被关在这围笼之中和游客们兴兴然地驻足流连在封闭的长廊里的情景,你一定会对鬼谷子的诡异和智慧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场景好像在诠释鬼谷子的这两段英明的论述,也突显了人类的聪明和才智。

       东北虎是老虎家族里的大哥大,是亚洲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拥有猫科动物中最长的犬齿,可以轻而易举地咬断猎物的脖颈,有最大号的爪子,其爪钩长达11公分,锋利异常,平时缩藏在爪鞘中,捕猎时前爪的10只爪钩,如10把弯刀能够抓开和撕裂野猪大象等的皮肉,进而杀死猎物。爪子底下长有柔软的肉垫,便于潜伏和隐藏,从头到尾身长4 公尺,体重达380公斤,行动敏捷,奔跑迅速,一次跳跃达6公尺远,穿行于丛林山谷中如履平地,其前肢的挥击力量可达1000公斤,集速度力量敏捷凶猛于一身,能够捕食黑熊大象野猪等体重力大的动物,没有天敌和对手,是发展进化最为完美的捕食者。

       东北虎通体呈黄褐色的毛皮上均匀地分布着黑色的横纹,尾长无簇毛,有黑色的环圈,腹部和腿内侧毛皮色浅且白,没有褪换毛节期,终年保持毛皮的整洁光亮,充分显示出高雅和华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比任何女人身上穿的任何一件裘皮都更有风度和更具气质,谋求虎皮是人们猎杀老虎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那些靠张显武力和权威的人的追求,虎是“百兽之王”,拥有一张虎皮交椅像征着权力和威严。虎的寿命在2025岁,人们用“老”字冠之大有表示敬畏的感情色彩。

       老虎虽然强壮凶猛但生性低调谨慎,很少张扬,经常潜伏隐藏在草丛密林中,很少暴露行踪,特别是在捕食时更是谨慎隐蔽地悄悄靠近猎物,只有到了一定的距离时才会发动突袭,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扑向猎物。虎园为了增加观赏性,允许游客特别是团体游客投放家畜到园中,让游客观赏老虎捕猎,那场景虽然有些残忍和血腥,但也确实很刺激,令人兴奋不已。

       我曾经三次赶上向虎园投放牲畜,分别是两岁口的牛犊和一头毛驴,还有一只山羊,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但过程确是令人想像不到的,三次都是一样,这些牲口不知道是不认识老虎还是怎么回事,初生牛犊不怕虎,连毛驴和山羊都同样,不是见到老虎就麻爪了,而是当老虎逼近时不但不跑,反而冲向老虎,反倒是老虎被撵的回头逃避,原来老虎有不与对手正面交锋的习性,尽管面对弱小的动物也是从背后攻击,充分显露出低调谨慎的特性。

       有资料说老虎轻易不攻击人类就是因为人是直立的,老虎不知道从那个方位下口,还记得电视上报导过,一位女士在森林公园中与老虎相遇,被吓得不会动了,和老虎进行“对视”,结果是老虎转身走开了。我想那位女士能够虎口余生,除了老虎有这种习性外,主要是因为老虎不饿,如果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那位女士就不会这么幸运了。投到园里的家畜被咬死后也不直接让虎吃掉,而是用车拖走,所以老虎们见到这些“猎物”不是很兴奋,搏杀也不是很积极。

       另外老虎是游泳的高手,也会爬树,虎园内有个水塘,不知谁放里两只鸭子,先后有好几只虎下水企图抓住,尽管老虎会水,但在鸭子面前还是显得笨手笨脚,每当老虎游到近前,鸭子一个猛子就躲到老虎身后去了,几经折腾只有无奈地放弃,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但只要鸭子不离开水塘,就不会被吃掉。老虎游泳只是生存的本能,还没到在水中捕食的程度。我还见过工作人员把鸡吊到几米高的树上,老虎只几下子就窜上树把鸡叨下来,看来猫没教老虎上树的传说是靠不住的,顶多是因为体重太大不常爬而已。见到最多的是游客们花钱投放牛肉或小鸡,这个举动虎园是提倡的,是一种出资喂养老虎的善举。游客们手里拿着牛肉或提着小鸡,在长廊中逗引老虎,把众多的虎吸引过来,然后突然从小窗口抛出,立刻就出现群虎争食的场面,这时才显现出老虎的敏捷的身手,一腾一跃,一窜一跳,一扑一抓,发动之快速,行动之敏捷,动作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从窗口把鸡抛向空中,让鸡飞起来,令老虎们有较长距离的追赶,奔跑腾跃宛若一只只利箭,一道道闪电,在树丛蓬蒿之间划过,特别是转弯追赶时,划出一条条弧线,矫健舒展的身姿,充分显示出百兽之王的风采。尽管争夺激烈,如果一旦猎物归属明确,其它的虎决不会再进行争夺,没有从别人口中夺取食物的现象发生,大有王者的风范。

       老虎浑身都是宝,特别是药用价值很高,疗效也很神奇,这也是老虎招来杀身之祸和面临灭顶之灾的原因,象因牙,犀因角,熊因掌而致祸,老虎则是因药用价值和神奇的疗效而遭殃。现在全世界都禁止虎产品的生产销售,是给老虎的生存繁衍上了一道保险。全面禁止狩猎行为,使老虎赖以生存的动物得到大量繁殖,这又给老虎种群的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不必再担心老虎的消失和绝迹。讲到老虎神奇的药效,使我想起参观孔府时导游所介绍的,孔子刚出生时被家人抛弃荒野,是由老虎喂养过,后来又被捡回来,此事真伪无考,但我的印象极为深刻,吉人自有天相,奇人必有奇遇,圣人定有天助,我还是相信的成分多些,不是常听人说起“狼孩”的故事么,老虎比狼灵通的多,虎毒不食子,喂养人子也是可能的。我因此想到如果孔子的聪慧是与食虎奶有关,那么能否像人工取熊胆那样开发利用一下虎奶,造福于人类,既不用杀戮,对老虎的生存构成威胁,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和浪费,同时实现以虎养虎,解开人工饲养资金难的症结。

       在中国虎文化源远流长,沉淀深厚,有着大量的精品存世。今年是“虎”年,虎年话虎,更是涌起一股虎文化的大潮,关于老虎的绘画作品展更是如雨后春笋,搅热了中华大地。特别值得道及的是,《虎跃盛世___中国书画家画虎作品展》等,推出许多大师的力作,如“中国藏獒油画第一人”林跃的油画虎作品,有范增和孟详顺合作的《唯我独尊》,“周老虎”周明安的《众志成城》,还有“中国画虎第一人”肖颜卿的画有2010只老虎 200公尺长卷,向吉尼斯记录发起挑战,其中范增精品大作《虎》价值800万元人民币。一幅幅大作,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老虎,看了很令人震撼。但当你来到虎园看虎,画上的虎虽然传神,与虎园里的虎比较,就显得微不足道,苍白无力了。著名的散文家杨朔在《荔枝蜜》中说“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虎是画家的宠爱,虎画是收藏家的追求,一张纸上的虎比一只鲜活的虎都值钱,“叶公好龙”就容易让人理解了。比较之下我还是喜欢园子里的虎。.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6-18 00:08 , Processed in 0.187776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