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机构] 国家卫计委:“医养结合”有四种模式

[复制链接] 地区:
国家卫计委:“医养结合”有四种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蒙古马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中国妇女报 |
2015-6-20 14:24 |查看: 3694|回复: 0
转载 中国妇女报
本帖最后由 蒙古马 于 2015-6-20 14:28 编辑

       在“2015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上,国家卫计委家庭发展司家庭发展指导处处长蔡菲介绍了未来医养结合的四种模式。


       蔡菲介绍说,我国未来“医养结合”的目标,是面向社区在全国建成一个覆盖城乡、规模适宜的医疗服务网络,明显提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未来的“医养结合”可能会有四种存在形式:

       1、鼓励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现有的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只要有条件就可以开办养老服务。结合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原来的医疗机构可以转变成康复医院或护理医院,为周围社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养老医疗服务。比如,上海建工医院新开一家护理院,北京的八里庄服务中心最近申请了一个护理院的资质。

       2、原有的养老机构可增设医疗服务资质。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养老机构没有医疗资质,去年国家卫计委印发了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的基本标准,对设置在养老机构内的医务室、护理站,从人员、房屋、设备、制度等方面作出规定。只要有一个医生、一名护士就可以申请医务室,门槛大大降低。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还鼓励它开设老年病医院、专科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

       3、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这种情况目前比较普遍,很多社区,养老院就建在社区服务中心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定期上门巡诊,遇到紧急情况社区服务中心也能及时处理,及时转诊。现在真正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有很多地方甚至排了几百人,这种模式也是国家特别鼓励的。

       4、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这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通过推行家庭医生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医养结合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长久之计。”蔡菲强调说,“十三五”是我国两次人口老龄高峰的低谷期,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很好的制度设计和顶层设计,为应对未来的老龄化高峰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6-2 10:19 , Processed in 0.167684 second(s), 3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