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机构] 京城首家被托管养老院亮相 400张养老床位为失能失智老人服务

[复制链接] 地区:
京城首家被托管养老院亮相 400张养老床位为失能失智老人服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人工湖 (小学三年级) | 转载 中国新闻网 |
2015-6-2 14:02 |查看: 3924|回复: 0
转载 中国新闻网
本帖最后由 人工湖 于 2015-6-2 14:04 编辑


       本网讯  28日,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与北京市房山区同年华养老院签定托管协议,400张养老床位由养老服务中心托管,主要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医养服务。这是北京市首家被专业养老运营机构托管的养老院。

       据了解,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失能失智老年人数量迅速增加。最新统计显示,全国失能失智老年人超过4000万,他们的养老及医疗问题直接影响一亿多户家庭。以北京市为例,常住老年人口已达300万人,需要护理照顾的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有60万人左右。如果按照北京市规划的“9064”养老模式,全市失能失智养老床位缺口接近5万张,供给严重不足。

       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刘红尘介绍,目前国内养老机构接收老人一般是按照自理(相对健康)、半自理(部分失能)和不能自理(完全失能)等标准划分的,没有把失智老人单独列出来。失智老人其实属于精神失能,应该划入失能老人的范畴,目前北京市没有严格意义上单纯收住失智老人的养老机构。实际上,照顾失智老人往往比照顾失能老人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因为多数失智老人仅仅是精神失能,他们大部分能自由活动,需要护理人员贴身跟从,以免走失;有的失智老人还“有脾气”,打骂护理人员。为了延缓失能失智老人的失能失智进程,护理人员必须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养老机构配备专业的康复设施。养老服务中心联合瑞典皇家护理学院、北京社会职业管理学院等国际国内专业院校,专门为同年华项目培训护理人员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照护。养老服务中心对同年华项目的成功托管,是北京市养老机构专门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照护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全国老龄办巡视员闫青春指出,全国493.7万张养老床位的空置率近38%,其中51%的民办养老机构收入只能持平,40%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我国政府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托管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幸福养老基金、北京乐龄时代养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公益组织和专业养老公司,在全国开展养老机构托管服务新模式,向不善经营的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引入运营资金、管理人才、经营理念,设立“养老管家”岗位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短时间内提升委托机构效益。这种连锁式、集团化发展的模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人才培训、经营管理等成本,有效提升养老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养老托管模式中最大受益者是老年人。就同年华项目而言,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照顾失能失智老人,不仅仅是给他们一个有质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同时也把千千万万个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从崩溃边缘挽救出来。把最困难老人的问题解决了,才是我们发展养老事业的意义所在。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6-2 11:18 , Processed in 0.225130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