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龄新闻] 延迟退休将出台方案,老师会受到什么影响?

[复制链接] 地区:
延迟退休将出台方案,老师会受到什么影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辣婆婆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网络 |
2016-7-21 13:55 |查看: 3598|回复: 0
转载 网络
本帖最后由 辣婆婆 于 2016-7-21 13:56 编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已有雏形,预计今年出台。人社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延迟退休”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步走”。人社部也有官员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背景:7月13日,2016年二十国集团劳工就业部长会议在北京闭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对延迟退休方案做了进一步说明。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已有雏形,预计今年出台。

    “延迟退休”到底怎么“退”呢?

  人社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延迟退休”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步走”。

  首先小步慢走,渐进到位

  每年推迟几个月时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例如原本60岁退休的某职工,在政策实施后可能60岁零3个月退休;再过一年,“到点”职工则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其次,将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如果分人群先后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话,女干部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她们身体也能承受得起,社会上也不反对,应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更能够取得共识,遭到的阻力也最小。”

  不过,人社部也有官员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3个年龄段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1、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结论: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出生的人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关于延迟退休的一些热点问题
  1、为啥要延迟退休?

  初衷无非是为养老保险基金“卸包袱”。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如果把退休年龄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到60岁。则多收5年养老保险,少发5年养老金。

  有专家算过账,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全国养老统筹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养老并轨后,我国更面临万亿成本的缺口,延迟退休尤显得必要和紧迫。

  显然,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主因在于缓解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而这,其实与“70岁身体还好”并无太多关系。

  2、男女是同龄退休还是仍然进行区分?

  除了每年到底延迟几个月之外。还有一点是延迟到多少岁退休,以及是否延续现在的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框架。目前我国男女实行不一样的退休年龄。

  如果男女实行一样的退休年龄,是统一延迟到60岁还是65岁?如果延长到60,那实际上只是延迟女性和男工人的退休年龄。而如果同步延迟到65岁,对于女性特别是女性工人,这个跨度还是很大的,受影响的人会有很多。如果男女仍然是区别年龄来退休,这个间隔是不是还是现在的五岁,也值得关注。

  3、延迟退休会影响养老金发放吗?

  养老保险基金未来的收支平衡,的确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且,由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存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

  但非常明确的是,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是平稳的,“大家的养老是有保障的”。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

  4、养老金待遇是不是会降低?

  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中,财政补助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少数历史欠账较多、基金支付能力较弱的老工业基地省份,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另外,五中全会的公报中提到要加大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力度,养老金应该会有保障。

  5、如何确保养老金安全?

  养老金入市,实现多元化、专业化投资,也有网友担心了,“这样风险就会变大,亏了怎么办”?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称,养老保险基金是群众的养命钱,确保养老金绝对安全始终是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国家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的监管,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其次,针对投资行为,在管理机构、资产配置策略、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也会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6、如何确保养老金安全?

  退休和领取养老金是两个概念,将来退休的时间是弹性的,是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要尊重个人意愿经双方协商同意后,才能弹性延迟时间离开工作岗位,政府只规定一个界限,不参与年龄划分。比如,有的人累了,想40岁退休也行,只是没办法领取养老金,到了年龄才能领取,所以什么时候退休是一个问题,何时领取养老金又是一个问题。

  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行业延迟退休真的好吗?
  专家怎么看?

  职称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师的“性价比”不一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相比较而言,拥有高级职称和一定职务的教育工作者,在付出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现有收入,而一线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则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现有收入,“性价比”不一样。

  教师延迟退休,在经济上肯定不吃亏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杨立雄则认为,延迟退休要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结合起来看。“养老保险改革后,教师的退休金由社保基金发放,如果教师延迟退休,在经济上肯定不吃亏,因为在延迟退休期间领取的是正常工作时的工资,它比养老金要高出一倍左右。”杨立雄说。

  延迟退休不能搞“一刀切”

  也有专家认为,退休年龄应该是多元的,要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和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来定,不能搞“一刀切”。

  另一种观点:延长教师退休要有弹性机制

  对于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老师,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鼓励他们延迟退休,并给予物质上的一些奖励。

  但是对于到了退休年龄就想离开学校的教师,硬是要求他们继续留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这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不利的。

  对于愿意继续任教,但是有家庭等因素的制约,可以实行弹性化管理,让他们上一些小学科,不实行坐班制。

  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可尝试培训、辅导等工作,对他们进行弹性化管理,让他们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基层教师们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正方
  1.新老传承:延迟退休利于薪火相传

  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做好新老传承,弥补现阶段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很多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老教师传承帮带可以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继承并创新前人的经验,乃是教育一大幸事,更是学生的幸事。

  2.发挥余热:老教师更易褪去“功利”接近教育本质

  随着教龄的增长,老教师的人生阅历对学生的品德培养、人格塑造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为积极。而且,老教师更容易褪去“功利”,接近教育本质。现在,许多60岁的老教师精力还很旺盛,也不用考虑帮助子女抚养下一代的问题,延迟教师退休,发挥老教师余热,让他们觉得老有所用。

  反方

  1.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很多快到退休年龄的教师都已身心疲惫,思维、教学理念都已跟不上,身体和心理都很难在坚守在教学一线。

  2.年近退休的教师,其心理和学生的心理差距太大,在教学中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强烈的“隔代教育”效应,很多时候还会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3.延迟了老教师的退休年龄一方面也就是挤占了年轻人的就业岗位,教师这个岗位需要创新,需要新鲜的血液,这样会造成年轻教师进不来,进来了又不知如何安排老教师和新教师的岗位。

  4.延迟退休也就意味着增加养老保险的缴费时间,减少养老金的领取时间,个人利益受到损失。而公务员等会受益更多,造成更大距离的社会不公。

  中立

  1.教师延迟退休不宜“一刀切”,应该区别对待,尊重个人意愿。对于生理条件、心理条件允许,还可以在教学一线教学的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延迟退休;对于那些条件不允许,到退休年龄就想离开学校的教师,可以直接按原法定年龄退休。

  2.“有教师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愿意继续工作,也可以延迟退休。不过,他们不再适合承担一线教学任务了,可以安排让他们做一些培训、辅导工作,或关心下一代工作等,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3.对于延迟退休的教师,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6-14 08:41 , Processed in 0.192775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