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机构] 民办小微养老机构是如何成长的

[复制链接] 地区:
民办小微养老机构是如何成长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俺是河南滴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创路社 |
2016-6-3 11:15 |查看: 2588|回复: 0
转载 创路社

  机构建好了,该如何运营才是关键。运营成本不断上涨、客户入住率上升迟缓、护理人员不断流失等成了很多管理者头疼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同时结合现有金融街老龄公寓、丰台老龄公寓及日本长生公司运营中出现的案例,让大家有更直观的了解。

  一、运营成本
  成本构成

  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基础成本、维护修缮成本、餐饮成本、日常消耗品成本、人工成本五个方面。

  维护修缮的成本不是一笔账,是随着运营成本一直存在的。

  人工成本

  这里以金融街老龄公寓为例,着重讲一下人工成本。
 
  成本计算

  不同公司有不同计算方式,以我们公司为例:

  公司承担。我公司以金融街老龄公寓为培训基地,将储备人员安排在金融街老龄公寓培训、工作,让大家在这里熟悉老人、了解企业文化。

  机构承担。若人员为金融街老龄公寓需要,则成本将由机构自行承担。

  如何控制运营成本

  各个项目、公司的服务理念不同,运营成本、控制人员分配也是各不相同的。这里依旧以金融街老龄公寓为例,所述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案例分享

  日本部分机构的运营模式是集机构、居家、日间照料三位一体。去日本参观的某养老机构分三层,共入住100位老人。在具体参观时,2、3层基本很少有老人在房间。在那里会尽量给能够自己行动的老人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就运营而言,建议应该设置固定的空间作为日间照料的场地,供周围及本机构的老人使用。这样一来,社区的老人会和机构、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一起活动,增强老人之间的交流与外界的互动,同时还能给机构增加额外的收入,降低运营成本。

  其次,该做法的好处会相对减少服务人员的数量。该机构每层入住30位老人,半自理层按1:6计算,一层至少需储备5名工作人员,3层共计15名工作人员。日间照料通常有2名看护人员,老人们若大多数去日间照料的话,每层可适当减少1-2名服务人员。整体计算,10名服务人员即可满足日常护理工作。人员数量大概可节约5人,从而达到控制人工成本的目的。

  运营成本控制与计算

  与每一个机构的服务质量提升分不开,若想无限制提高服务质量,人工成本上升是必然趋势。若对服务质量无过高要求,附加服务如周三购物日等额外成本都可以刨除。

  同时启用连锁概念,实行统一调配。公司通过日间照料、居家、机构共同均摊成本、整体协调日常用品、人员灵活调配等手段,降低运营成本。

  二、客户招募
  案例分享

  在这里以日本长生集团为例。日本长生集团,通过线上线下、广播播放、地铁投放广告等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 除以上方式外,最常使用的手段就是派发传单。每月最后一周周五派发传单,每次100人左右,每人派发数量在1000张以上。共计派发10万张。派发人员划分区域后领取地图,自行派发。派发后汇总传单回应率,之后开始做具体的客户维护。

  针对客户反映,有的客户会进行询问、有的客户会寻求资料、有的客户会上门探访参观等等。根据客户频率、需求程度,将客户分成ABCD类。A类以意向强烈客户为主,B类以有意向的客户为主,依次类推。A类客户维护,将通过活动邀约等方式进行重点关注。若A类中有实现签约的客户,为保证A类客户人数,将从B类中筛选发展,补进A类。

  根据竣工时间,长生集团采取1年倒计时的方式,推进营销工作。通常在养老院开业前1年开始推进。主要从物料准备、市场调研与周边政府机构沟通等方面展开。在竣工前三月营销活动做的尤为频繁。

  老带新

  这两种方式均是建立在老人对机构信任的基础上,信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实老项目的储备比打广告、发传单效果更好,传播的速度也超出想象。

  在这里也要强调一点。若新项目最开始有一定入住率,能达到30%-50%,则可以通过后续运营将其做活 ;若做了3个月甚至1年,仍没有达到30%-50%的入住率,将来运营会面临困难,需调整运营手段。

  建立三位一体客户链

  建立居家、日间照料、机构三位一体的客户链是很重要的。将所有的机构及职能放到一起,三者在功能上可以相互补充,客户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比如说居家在医院护理刚刚做完手术的老人,进入术后康复期时,会选择在养老院进行短期入住。这就是一个相互转换的过程,今天是居家的客户,明天是日间照料的客户,后天可以是机构的客户。循环往复,机构只有设置这个功能,才会有这个链条产生。

  三、一线人员流失率

  每个机构都比较头疼的事儿就是一线人员流失。

  流失原因

  据日本某机构统计,日本一线人员流失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其中文化理念、公司发展的方向得不到员工的认可,是导致员工离职率最高的原因,达到24%。

  个人认为国内一线人员流失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实公司内部岗位间适当的人员流动对公司是有好处的。但是一线人员流失应当尽量减少。从情感上说,一个团队一直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美好的想法,但实际做起来是不容易实现的。尽可能降低一线人员流失率,公司要做到三点,即公平、公正、透明。

  如何稳定团队

  信任基层、中层干部。从做人做事的角度而言,要有信任。相信他们的能力、影响力。给他们提供其他接触社会的机会。比如说通过去一些校企的单位给他们授课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与自信心,认识到自我价值。从而使他们更有精力扑到一线工作当中;

  提供机会。例如公司在秦皇岛设有项目。内部通过绩效考核、对公司奉献等角度,派绩效排名靠前的员工去异地项目,体验其他不同工作的方式、氛围。

  员工成就感。日后将对项目、公司进行独立核算。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经济效益不是公司每年给多少指标,获取多少收益,更多的是自己能为所在项目、公司创造多少价值。5%-8%依旧是基准,主人翁意识可以在这个基准上创造更多的利益。个人价值体现与公司利益利润相辅相成。员工满意,公司满意,才能实现共同目标。

  以往我们一直倡导,让老人有尊严的活着。但同时也要让员工有尊严的活着。大家为了共同的事业成就,一起奋斗。这个过程企业要为员工更多的考虑,提供员工真正需要的东西,关注他们的理想与未来。

  四、问答解疑

  问:机构开业前的成本如何核算?

  答:首先前期投入分施工、营销、人工三个方面。施工费用:计算装修、采买设施的投入;营销费用:根据公司具体情况而定,是否要将其添加在前期成本中;人工费用:人员投入。

  其次成本的计算。以成本投资的回收期来计算开业前的成本。现阶段而言,日本回收期10-15年,中国回收期8-10年。这里以丰台老龄公寓为例。投入1000万,分10年回收,每年回收100万。具体如何开始、如何结算,根据每个公司计算方式而定。

  问:如何安排人员比例,比如说机构管理人员比例?

  答:以金融街老龄公寓为例。下设院长1名;护理主管1名;办公室主任1名;护士2-3名;护理小组长3名。共计8-9名。

  问: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领域,有哪些成本核算时必须注意的重点或参考数值?

  答:日本居家硬件成本并不多,主要靠辐射面和客户范围数量确定成本。日本有介护保险,90%的服务由政府买单。

  护理人员上,基本分两种。一种是固定员工,一种是兼职员工。这里以日本居家服务中心为例,有30-40名员工,其中20-30名是兼职人员。一般一位老人会安排很多名兼职人员服务,把老人的生活规划进行细化,分给各个服务人员。就日本情况而言,我们一般要想达到盈亏平衡的话,一个人走6户以上,每户1小时,服务6小时便可达到平衡。兼职成本带入到居家的服务里面,成本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至于兼职人员代表公司做服务,怎样达到服务水准不下降,还需要继续探讨。日本整体来讲,兼职人员是经过国家2级培训取得执照,所以服务水准基本是一致的。  

  我们机构根据现行的居家服务标准,测算基本成本。目前还没有兼职人员做,还是由公司服务人员做居家上门服务。测算人工成本为每小时40元。服务内容主要是陪同就医、做饭等。服务按小时计算。若购买服务时间长,会在原定价格基础上打折。目前定价40元,相对偏高,但低于这个价格居家将入不敷出。将来做居家机构、日间照料的融合后,尽可能推出更低的价格,让家属接受。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降低成本,给老人提供适合他的居家服务。

  居家包含福祉用具的租赁、家里的装修、家属培训、健康管理等。这些均可成为将来收入的项目。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6-18 09:48 , Processed in 0.182699 second(s), 3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