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视野] 关于养老:人生夕阳,谁陪我走完?

[复制链接] 地区:
关于养老:人生夕阳,谁陪我走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于君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人民日报 |
2015-2-25 16:41 |查看: 2693|回复: 0
转载 人民日报
       提到德国的养老,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设施完善的养老院、先进的医疗技术、自动化半自动化的护理设备等等。然而一项调查结果,却揭开了这个号称“养老天堂”之国脆弱的另一面。

   

       有项研究跟踪观察6500名老年人8年后发现,与有家人朋友陪伴的老人相比,孤独的老人更容易得心脏疾病和慢性病,寿命较短。作为世界第三大老龄化国家,德国1/4人口超过60岁,却只有8%的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三代同堂的比例仅为1%,独居老人比例高达40%,形单影只的老人随处可见。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德国65岁以上人群中,97%没有住在养老院,经济负担因素是主要原因。想要自力更生进养老院过“群居生活”,并不那么容易。即便是公立养老院,每月也要2000多欧元的费用,而这差不多是普通德国人一个月的退休金。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严重缺乏护理人员,到2020年,公立养老院数量将减少1/7。私立养老院设施一流、服务贴心,但费用也是一流的,每个月3000多欧元的高昂费用,终究只是有钱人的养老天堂。

       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也是难上加难。德国的传统是“养小不养老”。子女一旦成年,便被“赶出”家门独立,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交往也骤然变得像“走亲访友”,加上德国没有强制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子女不愿也无力承担老人的高额护理费用。许多人选择将老人送至东欧国家的养老院,那里每月只要1000多欧元,用父母退休金支付即可。早在2011年,一年内就有近8000名老人被送往东欧养老。

       笔者曾与一位德国老人攀谈。他年过七旬,依旧为自己的公司奔波,道理很简单,“怕孤独而不敢停下来”。当媒体感叹“那些曾用毕生精力建设德国的人,正以一种不人道的方式被驱逐出境”,更多能生活自理的老人,开始选择一种新的活法,试图逃避异乡的生疏、孤独的折磨。

       这也是“老年公寓”近年在德国悄然盛行的原因。年龄、兴趣相仿的老人,集中租住在一栋公寓楼,平时既有私人空间,也方便聚餐看戏、互相拜访、结伴而行。一些体验过的老人很满意这种生活状态—“感觉自己回到了年轻时光,好像和同学们住在集体宿舍中。这使我的晚年生活充满乐趣又有独处的空间。”实际上,抱团养老的尝试已经在欧美国家铺开。在瑞典和瑞士,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就是具有特殊设施的这种“室友之家”。荷兰结伴而居的老人已经达到德国的5倍。

       比起物质上的养老,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而且这种精神上的收获是相互的。德国政府这些年一直在尝试一项“多代同住”的计划,通过租金优惠,将不同年龄段的人吸引到同一屋檐下居住,打造一个没有血缘维系、但效仿传统文化的“大家庭”,为的就是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与老人沟通,让老人有机会把一生的经验和智慧与年轻人分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养老并不是社会运行的最终环节,而是社会传承循环不断的中间环节。你陪伴老人,而他们终究将会给予你更多。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5-17 01:42 , Processed in 0.163816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