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度报道] 长江沉船上为何会出现这么多老人?

[复制链接] 地区:
长江沉船上为何会出现这么多老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加菲猫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360看点 |
2015-6-4 09:22 |查看: 2537|回复: 0
转载 360看点
本帖最后由 加菲猫 于 2015-6-4 09:29 编辑


       这几天长江沉船事故可谓牵动全动人民的心了,事情到现在似乎都还没有太大的进展。



       不过目前最揪心的恐怕还是家属们,昨天(6月2日),上海协和旅行社的办公室口,一名年轻男子蹲在门口哭喊:“爸妈我错了,我不该让你们去玩的!”


       即使旁人看到这一幕也很难过。目前事件责任在于谁,恐怕定论尚早,当务之急还是救人。据长江海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客轮上共有458名乘客,多为旅行社组织的夕阳红老年旅游团成员,年龄在50-80岁不等。后来也有媒体报道,旅行团的老人数量为101人。不管具体数目是多少,总之老人数量都不低。


       趁着大家等待最新救援消息的功夫,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为什么客轮上会有这么多老人,或者说为什么有这么多老人报团旅游。


       其实此次事件发生后,很快在朋友圈传开了这样一则消息:“同样是长江上的游轮,同样是四百多人,同样主要是夕阳红老年游客,2013年4月20日,长江观光7号游轮在武汉长江水域突然起火,幸好是白天,救援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而据悉,长江上有很多类似的游轮,老年人是最大的游客群体。此事也已惊动大洋彼岸的美国媒体了,他们也称,中国内河邮轮旅游业的目标人群,就是经济上并不宽裕的退休人员。


       大家也知道,这两年中国旅游市场可谓风生水起,火爆异常。退休的老年人如今已成为错峰出游的主角,很多旅行社也将目光瞄向了“银发”市场,推出了很多实惠舒适的“夕阳红”线路。

       游轮游正是近几年火起来的旅游项目,因行程轻松休闲、旅行周期长、价格实惠,吸引了很多老年人游客。

       数据显示,在中青旅2014年游轮游产品中,48岁以上的游客占总人数6-7成,而市面上很多廉价游轮项目,老年游客的占比会更多。老人看中经济实惠、喜欢结伴出行,年轻人则会购买这样的旅游产品孝敬父母。


       旅行社推出的项目能获得老人们的青睐,正因为了解老人心理,而推出相应套餐,最终使老人们成为这片市场的主角。

       中国老人有融入社会的欲望

       老人的幸福感很低


       早先就有报告指出,个人经济状况和社会安全感是构成幸福感最重要的内容。中国大多数老人在这两方面似乎都没有优势,说白了,中国老人的幸福感很低。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恺悌教授说,老人倾诉心理强,但社会给予老人的话语权太少,交流平台太少。

       在2005年《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报告》中显示,老人参与社会方式单一。调查显示,85%的老人每天最重要的是看电视。拿上网来说,美国每周上网1次以上的老人超过80%,而我国不到1%。

       老人也在寻找排遣孤独的方式

       在中国,空巢老人、老人孤独感等等话题早已老生常谈了,但讨论到最后,谁也没有个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老人更好参与社会、提升幸福感,对于谁来讲都是好事。比如这次长江沉船事故,估计老人们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反映老年人对融入社会的渴望。

       事实上,经济实惠的旅游项目也只是老人参与社会的方式之一。目前市场早已经将目光瞄准“具有中国特色”的老人了。老人是个脆弱群体,有爱心,容易受骗。最具代表性的,恐怕是老人义无反顾地买保健品了。

       保健品市场对准老年人


       购买者很多由此变得痴迷保健品

       就在今天(6月3日),有报道称,80多岁的李老汉称儿女不尽赡养义务,起诉索要赡养费。他的两名子女则称父亲开销大的原因是沉迷于购买保健品,希望他停止不理智的行为。

       在上个月,南京一位八旬老汉因迷信保健品,痴迷到只吃保健品不吃饭的地步了,几年来为此花了近100万元。

       这样的事件数不胜数。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就曝光了一起老人痴迷购买保健品事件。

       厂商对老人心理很有研究

       事实上,这些保健品大多没有批准文号,说白了也就是一些奸商专门骗老人的工具。然而,这种类似传销让老人痴迷的方式也值得我们思考。

       有人研究,为了达到目的,保健品商家往往先免费赠送、提供服务,利用老年人晚年孤独的心理,大打亲情牌,赢得好感后再“温柔一刀”痛宰下去,加上“托”的示范,老年人很容易上当受骗。

       而这些厂商对老人心理的把握可谓到了驾轻就熟、随心所欲的程度报销来回车费,还常常送一些小礼物,“叔叔阿姨”叫得很甜等等小细节,总之非常容易赢取老人信任,很多时候甚至连老人的子女们都望尘莫及。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活动。但涉及经济纠葛总是显得敏感。如果商家利用熟悉的老人心理,以一些正规方式,无疑对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不论是何种方式,都反映出老人对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的一种渴望与恐惧。这个世界是年轻人的,也是老年人的。老人希望融入社会,同时恐惧的,是迟暮的自己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5-18 10:39 , Processed in 0.202486 second(s), 3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