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姓名中的多音字

[复制链接] 地区:
天下好文
姓名中的多音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周云海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新民晚报 作者/胡中柱 |
2015-8-25 17:00 |查看: 1969|回复: 0
转载 新民晚报 作者/胡中柱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姓当中,有一些是多音字。如仇念裘,区念欧,单念善等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复姓,不同于传统的完全的汉姓,如公孙、司马、欧阳、夏侯、南宫、西门等等。而是南北朝时,创立了北魏的皇族鲜卑人汉化之后的新的复姓。如《天龙八部》中的慕容,《隋唐演义》中的独孤、宇文,《说唐》中的尉迟,《杨家将》中的呼延(另有一说,呼延出自匈奴),《说岳全传》中的万俟……这些复姓可不能读错,尉迟须读“遇迟”,不然,开唐名将尉迟恭可要“手执钢鞭将你打”了。迄今跪在杭州西湖边岳王庙的四铁像之一的万俟卨,便是那制造“莫须有”假案,残害岳飞的直接责任者。万俟念“莫其”,卨念“卸”。倘若念错了,骂的岂非是另外一人了?
  这些姓的读音还是规范的,一旦读错会有人更正。麻烦的是名字的读音,往往有争议,不知读何为好。如现在的网络名人,电视节目主持人何炅,一般均念为“炯”,殊不知,炅如果是姓,当念“贵”,如果他的名字是两个姓的结合呢?若干年前,中国足球国家队有个运动员叫李华筠,这个筠字并非生僻字,晚唐有诗人温庭筠,《红岩》中有女烈士江竹筠,都是念“匀”的。只因竹筠同义(筠本意为竹之青皮,后转义引申亦为竹),温庭筠便是庭前之竹,颇为符合我华夏之民取名喜欢借用具有“优秀品格”植物名的习惯。本来并无他说,只因在李华筠比赛时,电视播音员提其名时,是“秀才读字读半边”,念的是“均”,引起大哗。但因四川有个筠连县是念“均”的,播音员不服而反呛。后李华筠出面支持播音员,才平息了吵闹。

  有意思的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名字。为了那个“恪”字,甚至有人写了论文。恪并非多音字,辞书字典均标此字为“客”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此字原作“愙,从心、客声。”建国后各个版本的《辞海》均说此字念“客”。同时,又加了一句说旧念“que”。旧的出处没有提及。但是,念que又不能说是错的,因为陈先生是客家人,因为方言的缘故,家中长辈呼其为que儿,清华大学的语言学家赵元任,王力诸教授亦呼此音。广泛见诸于各种刊物的两则记载:一是清华图书馆元老毕树棠先生曾经问过陈先生,陈先生说应读kè,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què,你不予以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有这个必要吗?”另一是陈先生本人就说过“恪”字读què。不同的说法,让人莫衷一是。可惜无法向他老人家请教了。

  汉姓不多只有四千余(听说日本有几十万)。而用于取名的好字眼又过于集中。对于有着十几亿人的民族来说,重名的几率甚高,造成的麻烦不少。故家长多有喜欢用生僻字来为孩子取名。笔者执教三十余年,点过无数生僻字的名字,很少留下印象。唯有一次,名册上的名字是“乐乐乐”。当时,便问学生你的姓是“le”还是“yue”,学生回答是前者,于是点名“乐悦耀”。最后的乐字的音,便是出自孔子所说的“智者乐水”。事后,学生对我说,老师你是第一个首次读我名字就读对的人。

  确实,汉字的多音字实在太多,念错字白字很正常,别人纠正要谢谢,千万不要硬拗。那位喜欢在电视上作评委的文化大师,在点评时说了“智者(le)水”,遭到了诘问,还硬说这样读也可以,反被更多人嘲笑,实在无谓。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5-11 05:06 , Processed in 0.173585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