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度报道] 当你老了,居家还是入住养老院?

[复制链接] 地区:
当你老了,居家还是入住养老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偷得浮生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金翰福养老 |
2015-11-13 16:26 |查看: 3153|回复: 0
转载 金翰福养老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卖掉住房于今年6月底入住北京昌平区一家养老社区。此举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卖掉住房入住养老院”,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听起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它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年轻人面对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陪伴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子女离家谋生,常常留下年迈的父母独守“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无人照料,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遭遇新的挑战。于是,新型社会养老模式应运而生,老年公寓成了许多分身乏术的子女托老、养老的新阵地。

       但送老人去老年公寓,也引发了“孝”与“不孝”的争论。

     “养老院养老,不是孩子们不孝。养老院,也绝不是孤寡老人和失能老人被抛弃的冰冷居室。养老院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有更好的护理,在行动上解放了子女,在精神上也让老人得到了满足。”一位入住山西光彩慈行老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凤凰山庄老年公寓(下称凤凰老年公寓)的老人如是说。

       生老病死,是人生无法回避的事情。那么,在人生的夕阳岁月,该如何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樊桂云的烦心事“儿子说,妈妈,咱把爸爸送养老院吧,如果连你也累垮了,这个家还有啥意思?”

       再有一个月,樊桂云与老伴入住凤凰老年公寓就整一年了。“老伴现在恢复得不错,能走路了,也懂得跟人笑了。”

       1994年,樊桂云的丈夫被查出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1997年,丈夫再次心脏病发,呼吸困难、脸色发绀,她给丈夫强塞了15粒速效救心丸才算救过来。送去医院检查,丈夫不光有心脏病,还有脑萎缩。“他的智能会逐渐缺失,社会适应能力也会降低。他所有的记忆会被不断抹去,越是最近的越易忘记。而且还会突发抽搐、不省人事……”医生的话重击着樊桂云的心。

       丈夫无法再正常上班,办理了病退。为了照顾丈夫,樊桂云也办理了内退,那时的她50岁。“一开始还好,老伴能独自行走,后来病情慢慢加重,动不动就会摔倒,曾经有一年5次被送去医院抢救。”丈夫的身边时刻需要人陪,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照顾丈夫的担子完全落在了樊桂云身上。

       樊桂云身材娇小,有时候丈夫摔倒在地,她使出浑身力气也拽不起来,只能偷偷掉眼泪,“我又不能在外面说,怕人家瞧不起他,我得维护他的尊严。”每天呆在家里,对爱好文体活动的樊桂云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觉得这日子真没意思,但还得活着,不然把他扔给谁?”
2011年后,樊桂云的老伴抽搐频繁,并伴随大小便失禁。“出去买个菜的工夫回来,他就在地上倒着。”

       2013年年底,樊桂云的丈夫摔倒受伤住进了医院,在深圳工作的二儿子请假回来,照顾了一个月。

       去年正月初十,趁着老伴还未醒来,樊桂云准备打扫一下家里的卫生,刚把客厅的窗帘拉开一半,就听见卧室“咚”的一声,她从沙发上跳下来就往卧室跑,一到那屋就看到老伴倒在地上,脑袋贴在暖气片上,头上往下淌血,“一看淌血我浑身发软,一拽他,短裤里还有大便。我也不知道自己该顾哪头,给他简单处理了下,就赶紧拨打了120。”这次摔跤,丈夫的头部缝了15针。

       日子很快到了正月十五,儿子对母亲说了声“出去办事儿”,离开了家。

       后来樊桂云才知道儿子当日外出是去找老年公寓了。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对太原根本不熟。找不着老年公寓,就索性去了民政局。民政局给儿子推荐了两个老年公寓,一个在晋祠,一个在市区内,经过比较,儿子选择了市区的养老院。

     “妈,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在你和爸之间,我得保住一个人,我爸现在是这种情况,如果你再累倒了,我们这个家还有啥意思?让我们在外面怎么放心工作?我今天联系了个养老院,那儿有专业的护工,咱把我爸送那儿,一个月的费用是2200元。这样你就可以轻松些,如果你不放心可以经常去养老院看看我爸。”考察完养老院,儿子对樊桂云说。

       樊桂云心里明白儿子是不愿意她这个当妈的太操劳。为了让儿子放心,樊桂云和妹妹一起去了儿子所说的养老院。“到那儿一看,都是得这种病的人,那些老人们看你进去后可热情了,拉着你的手不放。我们一说走,老人们就眼泪汪汪的,一看他们哭了,我也忍不住在外面呜呜哭起来。我寻思着如果把老伴儿送那儿,他不会说话,脾气又不好,人家谁能忍受他?那个养老院不让我陪着,我在家也不放心啊!”回家后,樊桂云对儿子表示不能送丈夫去养老院。儿子想想也表示同意。

       樊桂云说,当时她也想过雇个保姆,“人家说像老伴这种不能自理的一个月要4000元。我们两人的退休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才4000多元,都给保姆了我们咋整?我又寻思不能过早拖累子女,把两个孩子都拖累垮了咋办?”

       老观念的羁绊“在这儿我不用再操心买菜做饭,可以一心一意照顾他,也可以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

       为了不让儿子们担心,樊桂云也一直在寻找着合适的养老院。直到去年11月,经人介绍她到了凤凰老年公寓,“这儿的环境设施确实比太原市其他养老院好。我算了一笔账,我们两个人住进来一个月需要3060元,如今我们老两口的退休工资是5千多点,刨去养老公寓的花销还能略有剩余,可以承受,而且最主要的是我可以陪着老伴。”

       樊桂云通过电话将凤凰老年公寓的情况告诉了远在深圳的儿子,儿子听说后高兴地表示同意。

       凤凰老年公寓成立于2008年7月,位于国家天然森林保护区太原市孟家井村。境内林木茂盛、峰峦起伏、冬暖夏凉,空气质量远远高于市区。凭借其位于国家天然林保护区,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生态条件的优势,凤凰老年公寓欲打造家居式、社区化、连锁性的新型机构养老生活模式。在凤凰老年公寓,老人们可以享受到科学合理的营养套餐搭配、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以及全面的医疗、护理生活。同时,公寓内还设有图书阅览室、健身房、活动室、书法室、绘画室等。

     “在这儿有个好处就是我不用再操心买菜做饭的事,可以一心一意照顾他,在家的时候我出去买菜,一回来看到他在地下坐着起不来,我这心里就很不舒服。我们在这里体验了3个月感觉还可以,一开始老伴吃不了这里的饭,我就用粉碎机给他打成糊状,一点点给他喂。一天我们单位领导来看我,说老伴的反应比在家时好多了。在家里就我们老两口,在这里经常接触人,参加文体活动我都把他带上,他在一边看着。

     “他以前爱打乒乓球,我们玩他在一边看,渐渐脸上有了笑容;公寓里的老人唱歌的时候都坐在一起,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大家也时不时逗逗他,我觉得挺有效果。儿子过来看,我妹妹也过来看,都说老伴比原来好多了,说那眼神跟原来都不一样了。看我身体也好多了,黑眼圈也没了。在家里因为照顾老伴,我经常休息不好,而且有了骨神经痛的毛病,走路一瘸一拐,在这儿好多了。所以我就想着好好在这儿住吧。

     “我的心情也比过去开朗多了,我儿子为什么想把他爸送到养老院,他查了资料说伺候这种病人的人易得抑郁症,儿子也是为了解放我……”

       樊桂云说如果没有儿子的鼓励,她自己绝对不会往养老院这块儿想,“我宁可在家里怎么地也不能到养老院来,到养老院是给儿子抹黑,连来这儿参观的人都是这观念。有一次,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这里给老人们演出,坐到一起,有人就问‘你们到这里来不担心外人说你们的儿女不孝吗’,我当时就回了句‘这是老观念’,其实把父母送养老院是儿女孝顺的表现,像我儿子就是担心他妈妈累倒了。我们在这里住着,儿子们可以放心工作,不用再惦记我们了,事实证明选择养老院是正确的。”

       如今,樊桂云已成为老年公寓里的文艺骨干。重阳节表演节目,共13个节目,就有7个节目中有樊桂云的身影。

       走对了这一步“一到这儿我就精气神来了,也不觉得累。这证明了什么?证明这地方适合我。”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卖掉住房于今年6月底入住北京昌平区一家养老社区。

       钱理群被誉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今年7月,一则“钱老正酝酿入住养老院”的消息传出后,舆论普遍感到错愕。

       在10月22日的社区“重阳敬老”活动上,钱理群首度回应为何入住养老院,“我认为我是适合养老院生活的。住进养老社区后,大量时间可用来写作,不用再操心做饭等日常琐事。”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社会养老机构在一些地区的发展已日臻完善,其特有的优势已经凸显,比如适合老人生活的周边环境、周到的日常饮食配送和服务。

     “我有个感觉,一回家,一回单位,不是这个同事不在了,就是那个同事病了,就感觉自己老得不行了。一到这儿我就精气神来了,也不觉得累。这证明了什么?证明这地方适合我。”今年84岁的赵乃谦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谈及对养老公寓的感受,他连连称赞自己当初的抉择是正确的。“当时选择来这里,孩子们不太愿意,怕被人笑话,后来我自己坚持要来,孩子们也就同意了。”

       赵乃谦是一名离休干部,他说入住养老公寓的想法,源于老伴的去世。“之前我没这个想法,2010年老伴去世后,家里就剩我一人。孩子们也不在一个小区住。一开始外甥女陪着,每天上班早出晚归,家里还是没有人。吃饭就是个大问题,不得不雇保姆,雇保姆是钟点工,只做中午一顿饭。保姆走了后家里便又没人了。正好看到这儿的业务员在小区做宣传,我就有了入住养老公寓的计划,那会儿凤凰山庄还施工呢,我等了两年才住进来。”

       在老年公寓,赵乃谦最大的收获是有了知心朋友。“唱歌、打太极,我们配合默契,可以说我们是无话不谈,比在家强多了。”

       原本计划在今年6月退出养老公寓的赵乃谦,因为难以割舍这段友谊,他还是决定继续住下去。

       老伴去世后,在太原、成都两地养老院兜兜转转一圈后,83岁的李永南最终选择了凤凰老年公寓。入住1个月零8天,他被公寓管理人员一件小小的举动感动着,每每提及忍不住哽咽。

       10月中旬,李永南去餐厅吃饭,他是南方人,喜欢吃米饭,自己用来打饭的是一个快餐杯、一把勺子和一个搪瓷碗。那天中午正好没有米饭只有面条,没办法,他打了半杯面条。“我只有勺子没有筷子,好长时间面条吃不到嘴里。这个时候,他们这里的曲华经理来食堂吃饭,我坐在前面背对着他,大概是看到我用勺子吃面条很困难,就悄悄去公用的碗筷柜里,取了双筷子走过来,‘李大爷拿筷子吃吧,这个方便’。我一下子心里很是激动。这事情虽小,却让我对光彩慈行集团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我找不出什么语言来表达,我当时就决定好好在这里住下去。现在,我是山西青松合唱团高声部的合唱队员,通晓一些乐理,我会尽我所学把老年公寓的音乐搞起来,以此来表达我对慈行的感激。”

       孝心情感的约束

       千百年来,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最普遍、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然而,独生子女政策造就的“421”式的家庭结构,注定了这种方式难以为继。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也已达到37%;且空巢化还在持续,预计到2030年,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可以预见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将无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方面,一些子女忙于工作和事业,无暇顾及父母;另一方面,就是社会学家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所观察到的“代际倾斜”现象,一些青年夫妇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现代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照顾和满足老年人需要的功能正在削弱,是传统养老模式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空巢家庭逐渐增多,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已成为当前重大的社会课题。

       于是,老年公寓成了许多分身乏术的子女托老、养老的新阵地。但送老人去老年公寓,也引发了“孝”与“不孝”的争论。

       在问及是否愿意将父母送入养老院时,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而一些反对者的理由是,现有养老院建设不健全、费用高昂、精神关怀缺乏、社会上虐待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等。不过,就日前一个公共微博账号询问“中国人为什么无法接受将父母送养老院”的结果而言,超过八成的网友表示,最终还是孝心情感约束着他们难以做出将父母送往养老院的决定。

       据报道,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2014年已达1.37亿,占全国人口的10.1%。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30%。面对老龄化提前来临,整个社会从物质到心理等方面都没做好准备,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水平低,养老资金缺口较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育严重滞后,社会保障面临相当压力。

       2020年后,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人口相继进入老年,社会养老压力将浮出水面,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失调的人口结构,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养老危机将爆发。在目前这种“421”家庭结构中,需要赡养的老人增多,中青年将不堪重负。尤其是2030年后,届时供养一个老年人所用的劳动力将由目前的近5个演变成2个。

       中国早已进入银发社会,“421”家庭结构已占主流。一个孩子怎么承担起养老责任?如果老人住养老院是不得已的选择,如何使这一选择更人性化?

       我们都将老去,区别在于是否优雅。期待所有的老年人都能体面地“老”去。

       优雅地老去,这是理想,也是中国养老事业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5-15 01:16 , Processed in 0.192252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