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关产业] “互联网+养老”商机渐显 社会责任感成商业智慧

[复制链接] 地区:
“互联网+养老”商机渐显 社会责任感成商业智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鄱阳湖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新浪网 |
2016-5-5 11:35 |查看: 1783|回复: 0
转载 新浪网
本帖最后由 鄱阳湖 于 2016-5-5 16:33 编辑


  没有养老院,却要服务全中国的老年人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而“互联网+养老”已呈现巨大的

  商机与红利,一边是资本追逐的万亿级市场规模,一边是中国社会

  长期积习的孝道公益精神,商业利润与社会责任之间,该如何平衡?

  2016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养老不会也绝不可能是一句空话。”

  当下,中国社会对养老议题投入的关注,与其说是出于传统孝道文化的责任意识,不如说是深度老龄化社会里,养老服务体系滞后于养老服务需求的一种焦虑。

  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升至36.5%,居全球第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分别占中国养老模式比例的96%、1%和3%。而美国、日本、英国等高社会福祉国家也在探索,将养老产业让渡于社会。中国也同样面临着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当社区养老的市场空间从1%升至7%,养老产业作为新兴消费产业成为蓝海,便拥有了巨大的市场红利。

  自2014年以来,一批以“互联网+打通老龄化大城市脉络”为商业逻辑的智慧养老公司应运而生。而以智慧养老为诉求的北京三开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养老这个相对特殊的产业来说,追逐商业利润和担当社会责任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只有这两个命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彼此弥合,公司才更具市场价值和公信力。做到这一点,才算是具备了养老公司的基本资质。”北京三开科技CEO冷泓昊对《中外管理》如是说。

  社会责任感是另一种商业智慧

  随着“4-2-1”式家庭阵型成为主流,中国的居家养老压力剧增。继家庭养老之后,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被寄予厚望。

  2013年,三开科技从B端切入,以养老机构为市场对象,提供软件、硬件、服务相结合的智慧养老云平台服务。

     “我觉得中国老年人有四怕:第一怕死亡,第二怕生病,第三怕寂寞,第四怕不被认可。”冷泓昊对中国养老的理解,成为了三开科技产品研发的宗旨。其研发出的居家养老服务运营管理系统、养老院信息管理系统、地产养老服务运营管理系统、社区养老服务运营管理系统等不同的养老产品,满足不同养老领域、养老模式对智慧养老的需求。

  三开科技正是基于养老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的特点,切入这个市场的。短短两年,与三开科技合作的社区医院、养老机构、养老地产达419家,服务老年人达106万人。

  而对于三开科技的盈利问题,冷泓昊称主要来自于软件、硬件、增值服务,同时又有资本支撑着前行。在他看来,除了盈利模式,养老事业救人于危难的社会责任感,未尝不是另一种商业智慧!因为责任感会帮企业建立起口碑与信赖。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它释放出来的商业价值与功效,也会反向支援或者回报社会。

  冷泓昊讲述了他曾经在南京遇到了一位60多岁的阿姨,最初她只是收留一些孤寡、流浪老人,后来她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拿出全部积蓄开办养老院。养老院是纯公益性质,服务人员、护理人员、护工都是无偿提供服务的。冷泓昊决定无偿地支持她,为她开办的养老机构提供云平台的免费使用服务,同时还给她提供了测量高血压、高血脂、心电图、脂肪肝等用于老人体检的一些硬件设备。

  不仅仅在南京,在全国很多城市,冷泓昊都曾遇到过在艰难逆境中依然坚持养老善行的人。在善良中被影响,冷泓昊也将这种善良传递给了更需要的人。

     “对于这些共办共营、收容孤寡三无老人的机构、一些刚刚创办的养老机构,我们都免费提供服务。”冷泓昊介绍,目前,三开科技已经为河北仁爱养老服务集团、宁夏唐徕老年托护中心、镇江市丹徒区社会福利中心、茂名市茂南区康源养老院、黄石市西塞区温馨园敬老院等百人以下养老院,免费提供基础版养老院云平台,并提供指导维护服务。

  “我认为作为一个商人,首先是一个人。我们的想法是帮助更多的老年人,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得到全社会老年人的认可,可能远比我们赚了多少钱的意义要大很多。”冷泓昊说。

  事实上,这几年三开科技在商业利益与公益善行的夹道中,不断获得资本的支持,一跃成为国内智慧养老领域首家挂牌新三板的公司。

  找到“中国式养老”的痛点

  这几年的运营经验,让冷泓昊对“中国式养老”的痛点理解得更透彻,那就是跨地域性带来的统一化服务的困难。由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习惯的差异,养老机构很难跨地域提供良好的服务。比如:一家北京的养老服务机构,就很难进入上海市场,因为它不了解上海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因此,三开科技希望通过智慧养老健康管理的“养老云平台”方式,实现全国统一化管理。

  另一个问题是,养老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在于,它的线上和线下,是很难被自由打通的。比如:老年人的一些文化、娱乐、餐饮、护理以及健康数据分析等服务,必然要通过线下解决。而以冷泓昊多年的观察来看,线下很多小型的养老机构往往单纯以盈利为目的,并没有标准化的市场规范,打骂、虐待老人的黑保姆、黑护工的现象确实存在,甚至老人遭遇了这些事情投诉无门,对老年群体造成了极大伤害。

  所以,三开科技在2016年已经着手做线下的养老实体试点机构,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养老院,兼顾社会居家养老功能。一是为了更好地展示三开科技的商业模式,打造实实在在的用户体验。二是希望能够在行业内树立一个服务标准,使行业乱象和各自为政的局面得到改善和解决。

  对于接下来的商业构想,冷泓昊称其有明确的战略步骤:拥抱B端(尽可能与国内养老机构等达成合作)—成为最大的B端(在软件、硬件、增值服务等方面做到极致)—捆绑B端(与各类B端通过资本、股权交换的形式紧密合作)—与B端整合,共同服务于C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完备周到的服务为最终目的)。

  破解智慧养老的现实困境

  黑格尔曾经说:“中国纯粹建筑在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从简单的家庭亲情关系,到一种文化体系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养老敬老是深入中国文化血液的一种基因。

  基于此来看,现代社会,解决养老产业的现实困境,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养老觉悟和努力,也取决于市场运营程度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程度。换句话说,这种责任关系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和养老市场运营机制的培育,而绝不可能仅仅靠一些企业来担当。

  三开科技一路磕磕碰碰的探索式发展轨迹,也恰恰验证了这一点。冷泓昊总结过往经验,深刻感受到目前中国智慧养老企业发展路上面临着“三重门”:第一,受地域收入差异的影响巨大,内陆地区的养老产业推进要次于沿海地区;第二,各地政府重视程度不同,直接影响养老问题的解决和推进;第三,本土化养老服务公司理念参差不齐。

  但致力于养老产业的企业,如果不是将这种责任感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变成企业的一种发展动力,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冷泓昊说,三开科技会将自己做成这样一个平台:首先,帮助老年人在这个平台上查找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在养老地点、养老方式等方面,老人们有充裕的选择权。其次,三开科技也会输出自己的养老品牌给有需求的老年人,为他们匹配更合理的养老公司和养老机构,同时三开科技会监督这些养老机构和公司。

     “就像滴滴、优步一样,它们并没有一辆出租车,却用自己的平台服务这么多消费者。我们也希望,打造我们的智慧养老云平台,即便没有一家养老院,也能服务全中国的老年人。”冷泓昊对此充满自信。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6-1 13:21 , Processed in 0.168646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