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关产业] 民办养老产业如何突破困局?

[复制链接] 地区:
民办养老产业如何突破困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苏打水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网络 |
2016-6-13 14:18 |查看: 1721|回复: 0
转载 网络
本帖最后由 苏打水 于 2016-6-13 14:26 编辑


  近日,国务院转发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通过资本市场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等多元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运营管理。

  随后,国家发改委官网首度发布PPP项目库。PPP推介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养老项目、旅游开发、保障房等类型,总投资1.97万亿元。其中,养老服务项目共有38个,总投资20亿元。

  政府自2000年以来大力扶植养老企业,民办养老产业链迎来发展契机,但是实际运营情况却并不如意,民办养老产业如何突破困局,成为整个养老产业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养老产业的民资机遇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前期资金需求大、投资回报周期长,收益率偏低、专业管理难等问题,但是其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人口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以上。随着我国养老服务和产品需求量的迅速增加,民办养老在养老产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但当前处于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公办养老。”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说。

  中研普华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员李湖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亦表示,中国65岁以上老人已超过2亿,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情形突出,市场与社会需求潜力较大。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释放了老龄产业发展空间,未来中国将成长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但与此同时,来自于民政部的数据显示,全国拥有养老机构床位493.8万张,床位空置率近38.4%。一半以上(51.6%)的民办养老机构收入只能持平,40.3%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

  李湖认为,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我国养老产业形势仍旧不容乐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床位与社会需求相比严重不足,老年产品供给单一等问题依然严峻。我国养老机构仍以公办为主,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滞缓。民办养老虽然国家有很多政策,但支持力度和系统性都有待完善。

  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产业方兴未艾,成为很多投资者的目标,民办养老产业正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将大量的投资投向了养老产业,目前来看,民营资本在投资力度、投资范围等方面都超过了公立养老产业投资。

  公立民办有别

  在李湖看来,民办养老和公立养老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民办养老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公立养老带有社会福利性质,公立养老通常是由国家负责土地、房屋建设和设备采购,其收费更低,但是门槛较高。

     “民办养老产业必须盈利才能继续发展,而公立养老产业没有这么大的盈利压力。”胡继晔亦对《法人》记者说。

  国家对养老产业大力扶植,但是民办养老却处于亏损的局面,扈志亮对此进行了如下解释:当前受到政策鼓励,众多民资进入养老产业,民办养老市场发展较快,但是真正能够盈利的民办养老却并不多,行业发展较为混乱。

  扈志亮认为,民办养老处于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政策落实不到位,民办养老机构申请政府补贴手续烦琐、等待时间较长,而且存在一些申请标准不明确、政策落地时间延迟等现象;另一方面,民办养老产业尚未摸索出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而且行业标准还没有完善。

  胡继晔同时认为,我国民办养老产业刚刚开始,土地等要素都基于市场渠道;而公立养老院早前由政府投资,土地近乎免费,更无资金成本,民办养老产业处于亏损状态就很正常了。

  当然民办养老机构也有一些地方性法规的支持,比如北京市政府就出台鼓励民办养老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来支持民办养老产业,具体的做法就是:民办养老业者每提供一个养老床位,政府提供2万元以上的补贴。

  目前国内民办养老机构主要参照《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来监管,除了苏州、昆明等出台了地方性的《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暂未看到全国性的法规文件。

  不过,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民办养老进行扶持,民办养老院不仅能拿到一次性的建设补贴,还将享受到床位补贴,税收减免、水电优惠等各项政策。

  《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还明确规定,对民办养老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免征营业税。养老机构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政策落实难

     “国家扶植政策落实难可以说是养老产业发展困境的原因之一。”胡继晔对《法人》记者说道,国家的扶植政策只能促进民办养老业减少土地成本,其他方面还要依靠对养老类产业总体的税收优惠、产业政策的倾斜。

     “从政策出台到政策落实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出台的政策与资金没有匹配,加上实际补贴申请中还会出现各种审批程序复杂、申请标准不明确等现象,国内养老政策落实难度极大。”李湖同亦告诉《法人》记者。

  关于民办养老产业如何突破困境,扈志亮建议:第一,应该加快政策落实,养老产业成本较高,如果补贴、税收优惠等不落实到位,民办养老企业将面临较大资金压力;第二,民办养老企业需要优化盈利模式,并提高服务水平;第三,完善行业标准,提高硬件、服务、人才等的标准化发展,加强消费者对民办养老机构的信任。

  李湖还认为,从当前国内养老形势上来看,民办养老机构过度盼望国家政策的扶持,还不如从自身定位、专业服务及人员培训上寻求突破。民办养老可以通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竞争力。此外可以通过发展看护、保健、康复等专业服务提升民办养老服务能力。最后,找准市场定位,避免与公力养老机构同质化竞争,是民办养老的重要路径。

  胡继晔同时对《法人》记者说:“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政府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的招商引资,民办养老产业亦如是。”

  他认为,政府应当根据人口老龄化的精算结果,准确预测本地区养老服务的总需求,根据现有提供养老服务的能力,测算出供需缺口,将该缺口公之于众,利用市场的力量来弥补这些缺口。此外,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要落到实处,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方式,让民办养老业产业,依靠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养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迎接老龄化的挑战。

  中国老龄产业研究员执行院长邓春阳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养老产业而言,定位门槛是非常重要的,这涉及在什么地方选址以及确定什么样的服务等多个因素。

  邓春阳认为,养老产业应该遵循“五位一体,两元式管理”的方式。五位一体,就是政策、开发、金融、运营、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养老产业的运营以及整体开发。二元式管理,则是企业自身管理体系和政府参与相结合。

     “此外,养老产业现在大多采用直投的方式,中间缺少杠杆环节,这是现在民营养老产业运营需要进行的思考。”邓春阳最后建议道。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5-31 10:45 , Processed in 0.179719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