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关产业] 老年产品五花八门,老人感觉“有用”的为何不多?

[复制链接]
老年产品五花八门,老人感觉“有用”的为何不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中国老龄网 (管理员) | 转载 网络 |
2018-7-10 07:37 |查看: 1972|回复: 0
转载 网络
  当前,中国社会已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增加近六百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总人口年均的增长速度。

  老年人群体如此庞大而且在持续增长,然而在我国老年用品还是一个未形成规模的市场,甚至有些产品还没有形成概念,这是产品供应的一个问题。老年产品市场供需不平衡,市场存在供应缺口,为什么老年用品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会如此备受冷落呢?



  市面上很多用品的设计并不具备适老功能化。

  就以平时最常见的碗来举例,市面上的碗由于碗底比较小,一些手脚不不灵便的老人在端碗时容易颤颤巍巍的拿不稳,而我国类似的具有功能化的产品开发几乎无人问津。

  大部分老年用品市场细分不足、界限模糊。

  只要涉老就被称为老人用品,甚至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叫老年人用品。

  老年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却长期受到冷落和忽视。

  老年生活用品涉及老年人的衣、食、穿、住、行各个方面,但我国老年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却长期受到冷落和忽视。同时,有些老年人真正需要的产品没有进入商场、超市。



  这些年,李女士给父亲买的老年用品堆了满满一屋子。不算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光制氧机、理疗仪、按摩仪等大件就花了好几万元。让她感到烦恼的是,这些仪器只用过几次就被老人冷落在一旁,成了闲置物品。送人吧,别人用不上。扔了吧,又觉着太可惜。看着这些“鸡肋”在角落里落灰,李女士很无奈。

  看上去很美,用起来却不理想,这似乎成了许多老年产品的通病。

  1、老人需要啥,市场闹不清

  在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上,一位老人提出了一个非常“小”的问题:袜子口有松紧带,老人穿着总是勒得慌,有时腿还会肿。有没有一种专供老人穿的袜子,袜口没有松紧带,不勒腿呢?

  这样的声音由于很难被老年产品生产商所知晓,相应的产品自然难以问世。可以想象的是,老人这样的“小”需求还有很多。



在一场特殊的老年产品“需求对接会”上,老人和厂商直接面对面座谈。

  一场特别的“产品与服务需求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

  参加研讨会的有国内知名的老年康复器具制造商、租赁商以及养老机构的代表。参会的另一方,则是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是被特别邀请来发表意见的消费者代表。

  这场由老人参与的“需求对接会”,是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精心设置的一个环节。据主办方透露,之所以会邀请老人出席,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的老年产品和服务并不能和老年人的需求很好地对接。

  这种情况不禁让人反思:市场上给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产品越来越多,但这些众多的服务模式以及琳琅满目的商品是不是都适合老年人?这些服务和商品是不是老年人真正需求的?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鸿茅药酒”事件。这款药酒以中老年人作为销售对象,号称含有67味中药,“一药治多病”,从而引发公众质疑。一方面,市场上的老年产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而且在质量控制上也存在着问题。另一方面,未来老人群体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对养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市场上还是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显然不能令老人满意。

  69岁的于颖是一名退休公务员。参加研讨会之前,她在几个老人微信群中还做了调研。她认为,老年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商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如果还是以旧的观念去看待老年群体,恐怕产品和需求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依然存在。她说,商家和老人的观念不一样,当商家把这一问题解决好以后,自然就会有好的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

  北京市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副会长李锦全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他说,一般的观点认为人上了岁数之后需要用拐杖,等老人走不了的时候用轮椅,然后是护理床。其实,当老人拄拐走路出现困难时,可以用代步车,老人走累了能够坐下来。最后实在走不动的时候才会用轮椅、护理床。而现在老人一旦走路出现困难,就把老人圈在家里,这样反而会加剧老化。

  2、“适老”产品才能为老所用

  从客观上来说,国内老年产业的发展也比较滞后。

  李锦全说,国际上的辅具产品大约有6万种,而国内生产的辅具产品只有不到6000种。“比如老人喝水的杯子,老人的手比较抖,而普通的水杯都比较高,想把水喝完就要仰着头,对于老人来说很不方便。但是给老人专门设计的杯子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至于这种产品细节上的问题,许多养老机构也多有抱怨。

  刘加红是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她表示,他们曾经对老人使用的轮椅进行过改造,使其更能符合实际需要。

  “轮椅椅背太高,会遮挡住照护人员的视线;许多老人身体僵硬,很容易从轮椅上滑下来,所以我们在中间加了一条安全带。”

  刘加红还提到,市场上的护理床宽度一般只有105厘米,对于身体机能差、体重大的老人来说,翻身会非常困难。“这个群体老人需要更宽一些的床,并且对于护栏的牢固性、长度也会有一些特别的要求。”

  来自适老化产品生产商“保利和品”的谢红英,也曾是一名养老机构负责人。她说,她当年在采购卫浴、护理床、扶手时,总是找不到令她满意的产品。所以当他们自己也从事产品研发时,就决心把这些痛点问题解决掉。

  她说,老人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是卫生间,于是他们从卫生间开始,把整体卫浴、台盆、马桶座做的成适老化的,后来还开发出了各种护理床和康复辅具。为了保证这些产品能够满足老人的需求,他们首先在自己的养老项目上使用,效果好才向外推广。

  显然,能否做到真正“适老”,决定了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老人的需求。而国内老年产业之所以发展滞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产品做不到这一点。

  老年产品,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适用性,第三是经济性,这三点需要合在一起。

  73岁的老人代表孙兴国说,没有安全性,老年人不用。不适用,老年人不买。有了好的产品,经济性上如果不合适,老人同样也不会考虑。他表示,老年产品的“适老”还应该体现在价格上。

  3、精神产品同样重要



  李锦全认为,从发展属性来看,未来的老年用品将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家庭化、个性化的特点。

  未来,通过电子手环、电子床单,医生就会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从而提供远程的康复与治疗。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可以和失独或者高龄老人进行日常的交流,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他说,血压计等小件的老年产品将会向小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老人在家中测血压,子女通过微信就能够看到老人血压情况,还能随时提醒老人吃药。他说,康复的本质是个性化的服务,随着老人身体状况逐渐老化,需要的辅具产品和照料服务也不一样。

  从65岁到临终,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产品。

  除了功能性的老年产品外,许多老人代表还提到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于颖老人说,老年人最害怕孤独。她曾经在公园里看到十几个坐着轮椅的老人被推到一块儿,大家也没有什么话题,只是默默地晒着太阳,这些老人的保姆则不知去哪里了。

  “能不能提供一种服务,找几个年轻人跟这些老人聊聊天呢?”她建议。

  76岁的任宝生老人也有同样的感受。任宝生住在部队大院,是一位老军人。她说,老人一般不愿意自己出去,总喜欢找个伴。虽然大院里的老人有微信群组织大家旅游,单位干休所也会组织一些活动,但毕竟数量太少。

  她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多一些,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样的活动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在这个问题上,从事了一辈子设计工作的董玉熙老人研究得更加深入。他说,老年人虽然退休了,但是还需要动手动脑,防止大脑退化。所以,这方面产品的开发不能被忽略。

  去年,他参加了清华大学组织的老龄游戏设计大赛,并且自己开发了一个名为“登山夺宝”的益智类游戏。他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够引起老年用品生产商的注意,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上加大投入,而不是只把精力放在物质生活上,“厚此薄彼”。

  4、老年产品定位失衡

  随着老年人年龄增高,体质越来越弱,对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目前老年产品生产企业起步晚,存在规模小、品牌化程度低等问题。许多产品均是批量生产,仅仅因为符合老年人适用范围就冠以“老年人用品”名号,精细化产品十分匮乏。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老年消费市场应该是一个衣、食、住、行、医、娱乐等多层次的消费市场。然而,老龄产业的发展还仅仅停留在基本医疗、集中养老等方面,对老龄人口其他方面的需求开发远远不足,老龄产业体系还没有培育起来。

  老龄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产业,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市场有些混乱。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欢迎采编文章上传中国老龄网,自己当编辑、当评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5-3 09:16 , Processed in 0.174220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