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隔代教育:父母不能缺位

[复制链接] 地区:
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父母不能缺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灿烂夕阳 (小学一年级) | 转载 网络 |
2015-5-8 15:18 |查看: 1555|回复: 0
转载 网络
本帖最后由 灿烂夕阳 于 2015-5-8 15:20 编辑


       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调查说,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而另一项资料显示,中国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关。

  近年来,不少年轻父母为自己的事业奔波,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于是把孩子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形成了隔代教育的家庭结构。虽然老人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抚养孩子的经验,并有充足的时间,但是由于老人受知识、情感、世界观以及年龄特点等局限,在教育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利因素。

  到底“隔代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为子孙不辞辛苦的老人们和年轻父母们,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近日,记者就隔代教育问题进行了采访。

  正方观点

  老人:想帮儿女分担

  65岁的常先生说:“儿子、儿媳工作太忙了,孙女自出生就由我和老伴带着,每天上下学都是我一路护送。今年秋天,孙女就要升入初中了,由于初中离我家距离较远,而离儿子家较近,孙女恐怕就要由她父母接送了。唉,想起这件事,心里既轻松又有点失落。”

  年轻父母:老人生活经验丰富

  家住滨海新村的胡先生认为:“老人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孩子的照顾也非常细致。而我们只有书本知识,遇到一些生活琐事难免手忙脚乱。记得女儿刚出生时,总是喂饱了睡,睡一会儿就醒,醒来后哭闹不止,弄得我们焦头烂额。我们把母亲接来帮忙,孩子的奶奶认定她是没吃饱,喂完母乳后又给孩子喂了些米糊,马上解决了问题。母亲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很早就开始给孩子把尿,孩子很快形成了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果全由我们自己对着书本带孩子,这些好经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摸索出来呢!”

  孩子:“爷爷护着我”

     “我喜欢跟着爷爷奶奶过,他们比爸爸妈妈疼我啊!只要有好吃的,他们一定留给我吃,有爷爷奶奶在,别说挨打,就是爸爸妈妈骂我几句,爷爷奶奶都不让他们!”4年级的张博文同学说。

  张博文的父亲说:“我认为,趁孩子小的时候,还是老人带好!老人带得仔细,一天到晚嘘寒问暖的,少生病,自己也可以安心上班,不用一天到晚担心孩子的安全,同时,老人有个伴儿,说说话,每天也都很开心。”

  反方观点

  老师:隔代教育容易娇生惯养

  采访中,反对的声音占七成左右。家长曹先生说:“我不赞成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记得儿子四岁时,和我们住的时候,孩子穿衣、吃饭自己可以做,但是只要送到老人那里,等到接回来时,就要等着我和妻子伺候他。老人带的孩子,自理能力太差了。”

  一位班主任道出了自己的疑虑:“在公交车上,爷爷奶奶为孩子背着书包,拉着扶手站得颤颤巍巍,而孙子孙女手拿零食坐在座位上吃得心安理得;在家里的饭桌上,好吃的都让给孩子,但是,让孩子拿一点给别人吃,孩子坚决不愿意;出门在外,爷爷奶奶大包小包提着东西,而孩子晃着双手悠哉乐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才吗?”

  年轻父母:长远看弊大于利

  家住开发区黄浦江路的张惠女士认为:“孩子最好由爸爸妈妈自己带,毕竟年轻父母的思维观念更新些,能随时把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灌输给孩子。老人带孩子,虽然年轻父母是省了心,但相比年轻人而言,老年人在带孩子时,大多比较溺爱孙子、孙女,很容易顺着孩子的心愿,甚至经常会‘帮助’孩子,本来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老人常常代劳,时间长了孩子会形成对大人很强的依赖心理。”

  家住人民路的孙女士告诉记者,老人带孩子毕竟只是一个过渡时期,到一定时候,孩子还要由自己的父母来带,如果一旦孩子已经习惯了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父母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从短时间内看,老年人带孩子的确让年轻父母轻松了很多,但从孩子的长远来看,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老人:年轻父母尽量自己带孩子

  提起带孙女,家住珠海二区的杨淑芳老人则有自己的看法。因为儿子和儿媳妇工作忙,她曾经把孙女带到了上三年级,但后来她主动给儿子提出来不再带孙女了,让他们夫妻俩哪怕苦点累点也要自己带孩子。“其实我不是不想带,我也想给儿子、儿媳分担一点困难,不愿再带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的文化水平太低,经常没办法给孙女辅导功课,有时孩子在写作业时遇到弄不明白的问题问我,可我也只有几十年前的初中文化水平,哪能看明白现在孩子的作业。如果她爸妈在跟前,肯定会给孩子解释得明明白白。”杨淑芳说,儿子、儿媳也很理解并欣然接受了母亲的建议,中午把女儿交由托管班带,晚上他们自己带。“现在很多带孩子的老人都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的情况,一般老人们观念较为滞后,在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往往沿用的是几十年来形成的旧观念、旧方式,的确不利于孩子成长,我建议年轻父母尽量自己带孩子。”杨淑芳说。

  调和出路

       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年轻父母可能更注重孩子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孩子传递知识,给孩子更多自由,让他(她)自由探索;而老人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孩子更多的约束。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年轻父母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沟通,而老人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老人在教育孩子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一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反而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老人和年轻父母之间很容易争抢孩子的爱,出现“亲子嫉妒”的现象。孩子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无论老人还是年轻父母都要冷静地看待孩子,积极创造机会,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地接触家庭里其他的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承担必要的责任

  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老人。如果年轻父母长期忽视孩子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这种心理需求,他(她)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孩子可能变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他(她)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

  家庭和睦成教育合力

  当老人与年轻父母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最好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发生冲突。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她)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就会聪明地“钻空子”。这会导致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那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对他(她)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年轻父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应该学会调节,应该鼓励老人、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并多关心老人,通过沟通与老人相互形成合力和共同的教育观,形成更符合时代的新的“隔代教育”,使三代人的和睦关系成为对孩子的一项良好教育。

  让隔代教育成特色教育

     “家庭教育父母不能缺位,在家庭教育中,和父母相处得好的孩子,相比较由其他人带的孩子,要更自信、开朗,遇到挫折也很快能走出来。”青岛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启辉支招称,年轻父母要多与长辈沟通,通过沟通与老人达成共同的教育观,形成更符合时代的新的“隔代教育”,还可以引导老人多读一些深入浅出的教育书籍。同时,年轻父母要善于与孩子交流,比如带孩子去做祖辈无法带孩子做的事情,让孩子充分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感。

  刘启辉表示,隔代教育也有很多益处。老人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容易融入孩子们的游戏,跟孩子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为实施正确的教育提供非常轻松和谐的心理基础。同时,老人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祖辈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孩子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准确,尤其在孩子生病,或者遭遇其他问题时,他们更清楚应该怎样去做,老人这种处事的方式会带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同时也能给年轻父母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对解决这些问题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老人对孩子的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者保姆无法替代的,他们可以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他们的加入还为年轻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支持。不仅如此,老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只要老人注意更新生活、教育观念和方法,年轻父母多和老人沟通,“隔代教育”完全可以成为特色教育,让年轻父母轻松,让孩子茁壮成长,让老人有所寄托,一举三得!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5-4 05:29 , Processed in 0.169921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