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消协:老年人慎防十大消费陷阱

[复制链接] 地区:
防骗识诈
中消协:老年人慎防十大消费陷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几朝古都 (小学二年级) | 转载 养老那些事儿 |
2017-6-1 09:08 |查看: 1437|回复: 0
转载 养老那些事儿

  老年人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于是他们成了一些不法商家忽悠、欺骗的对象,给他们心理、身体和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本文汇总了老年消费者生活中常遇到的十大陷阱,提醒老年消费者,遭遇陷阱时,要及时报案,并向当地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网上看病有陷阱

  八十岁的钟先生患有十多年的糖尿病,为了治病,他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但血糖还是偏高。治病心切的他想到上网去查看,幻想着有比医院更好的治疗方法,当他输入“糖尿病治疗”几个字后,某医学研究院的广告跃入眼前:“不打胰岛素、不吃降糖药,在家轻轻松松治疗糖尿病,免费赠送高科技糖尿病治疗仪。”钟先生如获至宝,立刻打电话咨询。一位自称是医生的先生答复他,“我们可以治你的病,一个疗程3个月包好。”就这样钟先生先后七次按照某医生的要求购买药品和保健品,直到花去25800元也未见糖尿病有所好转,这时方知上当受骗了。事后他回忆说,商家从来不告诉他商家的具体名称和地址,每次都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中药均无处方、无说明书、不开据发票。

  上门维修布陷阱

  北京七十八岁的戴女士投诉说,去7月的一天,家里的热水器突然坏了。天气酷热必须马上维修,她女儿在网上查到一个维修电话就报修了,下午四点多来了两位工人,简单问了情况,就开始拆热水器,随机取下一根金属棒,又装进去。同时放进四根像钢笔长短的金属棒,还举给我看说“你看好了是四根”,当时并没有告诉我价钱,不到半小时就弄好了,四根2880元,加上工钱开价3100元。女儿回家后在网上查了价钱,一个热水器也就二、三千元左右。

  免费承诺藏陷阱

  八十多岁的石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师,在工作时落下了职业病,颈椎有点僵硬,患过中风。一天他看到某报刊登的《颈椎病痛权威指南》一书免费发放广告,就拨打了电话,商家说他们有特效药,一用就灵,无效退款。石先生花了1380元买了一个疗程,服用后根本就不管用,商家又说再用一个疗程保证给治好,石先生连用了三个疗程,花去4140元也不见效。商家说不管用,就给你办理退款。从此电话就再也联系不上商家了。

  虚假广告设陷阱

  《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推荐给个人自用的医疗器械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明文件中有禁忌内容、注意事项的,广告中应当显著标明‘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武先生七十多岁,患有腰间盘突出病。一天看到某报刊登有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广告,将产品说得天花乱坠,一字不提使用禁忌,他花1680元邮购了一台治疗仪。等他打开说明书时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宜使用。他立即要求商家退货,商家只退给他1000元,强行扣下680元。事后武先生无论怎么打电话,商家就是不接听。

  迷信专家入陷阱

  刘女士患有毛细血管静脉曲张十余年,一天看了某电视台养生节目,介绍中药泡脚能治好她的疾病,商家信誓旦旦地说,治不好全额退款。刘女士付了950元买了泡脚的中药。十几天过去了效果不明显,这时有一位自称王院长的打来电话,说我亲自给你配药,只需要付1000元,保证能治好。用了一段时间,腿红肿,奇痒无比,王院长解释说这属于排毒反映。过了几天又换了一位自称是血管病专家的人打来电话说需要配合药物调理,要抓紧治疗,否则将截肢。刘女士又按教授的要求花700元买了蜂胶和蓝莓胶囊。此后商家不断以院长、副院长、专家、教授名义轮流打电话让她继续买药治疗,还承诺为她争取名额,花去的钱能报销80%,将款直接打到她本人的银行账户上。最终,刘女士不仅没治好病,反而两腿红肿、麻木,住进了医院。

  “无理由退货”成陷阱

  广州市的刘先生患有前列腺疾病,一天他打开某公司官网,看到在推销某品牌前列腺贴,“承诺15天内无理由退货”。他就花680元订购了一个疗程。刚用几天发现所贴患处皮肤红肿发炎,他立刻停止使用,打电话要求退货。商家说:“我们只管销售不管退货,谁给你的货你就找谁吧。”他又去找送货的快递要求退货,快递说:“我们只负责送货不负责退货,你需要找当时与你联系的专家。”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找到了专家,专家却说,做不了主,要找经理。就这样刘先生的退货要求被他们推来推去。

  养生讲座变陷阱

  江西省广昌县杨先生投诉说,广州某公司到他们县推销某品牌原生态水机。采取送面条、酱油等小物品,引诱老年人参加讲座活动。某公司宣称水机是经过保险公司承保的,卫生部批准的专利产品,原价上万元,为扶助贫困县,关心爱护老苏区人民安全用水,当日水机降至成本价2800元。当时有近百人购买了水机,推销后他们火速离开广昌县城。半年多过去了,才发现水机坏了无人修,过滤嘴塞了无处换,拨打售后电话无人接听。

  冒充补贴造陷阱

  辽宁消费者杜先生投诉道,某一天他在家接到自称是某协会刘主任的电话,很关心地问他糖尿病得了多长时间,每年吃药要花多少钱。刘主任说他有个国家卫生部的补助项目,能为他申请困难补助6万元。杜先生一听别提有多高兴了,刘主任提出必须先交税2500元,杜先生就交了2500元,之后,刘主任说还要再交2500元的转账费,7天后杜先生就能收到那笔6万元补助款了。十几天过去了,杜先生也没有收到一分钱,这才醒过来。

  保健品和药品混淆成陷阱

  上海消费者邱先生在自家报箱取报时发现有一大信封,拆开见是一张中医药类的小报,打开一看赫然写着:“千年传世秘方重见天日,我可以向全国人民保证,只要吃上某某胶囊保证用一个好一个!最多三个周期,肯定康复,如果不好,我一分钱不收。对三高、脑病、前列腺增生、失眠等十多种老年病都有疗效。”邱先生因患有前列腺增生、失眠等多种疾病,时间长达十余年,花钱多,效果差,苦不堪言。见有如此好的“神药”,喜出望外,立马打电话订药,快递公司把“药”送来了,他付了2280元。第二天打开一看,哪里是药呀,其实是保健品。他立马打电话要求退货,对方说你没有吃过怎么知道没有效果呢?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互联网金融新陷阱

  互联网金融对老年人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平时对互联网金融知识了解的不多,不知道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动辄20%甚至30%的年化收益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血本无归的结局。老年人不擅长利用网络进行搜索、对比和研究,更不了解互联网理财规则。信息主要来自商家的广告和熟人的介绍。面对高利率的诱惑,一些老年人也坐不住了,纷纷将存在银行的养老钱投到互联网金融中。为了把老年人拉进互联网金融中,有些公司还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送米、送油等恩惠诱惑,承诺高收益等,这些老年人尝到甜头后,就放松了警惕不断往里投入,直到公司出事、老板跑路,他们才如梦方醒。

  老年人购物时一定要保留好购物发票、快递单据、合同和广告等证据,这是消费维权的重要证据。对于网络、电视和电话等远程购物形式,老年人应当问清楚商家的具体名称和地址,商品的使用性能、禁忌条款和售后服务渠道,做到明明白白消费。在消费中遇到被欺骗的情况,要及时报案,向当地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5-1 13:02 , Processed in 0.154117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