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网 wdzb.org.cn

[切换城市]

[服务展示] 医共体主导下,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

[复制链接] 地区:
医共体主导下,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
原创
近日,甘肃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甘肃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及慢性病医防融合新模式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目的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促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完善县域疾病防治体系构建,加快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通知》明确工作目标建立资源整合、协同发展、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县域医疗卫生管理新机制,健全慢性病“防、治、管、教”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慢性病防控管理能力整体提升,医保基金安全有效利用,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力争2020年底县域就诊率达到90%,基层就诊率达到65%,重点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60%。牵头单位和规模较大的基层成员单位达到国家县、乡(社区)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其他成员单位达到基本标准。
《通知》提出以下几点内容:
(一)建立组织管理机构。
试点县(市、区)根据现有医疗机构设置、布局、服务人口等条件,组建1-3个以县级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为牵头单位,其他若干个县、乡级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县级疾控机构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领导班子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牵头单位原则上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达到二级医院水平的基层医疗机构也可牵头组建,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康复院及护理院加入。
(二)完善人员管理使用。
医共体以成员单位法人不变、职能不变、人员隶属关系不变为基础,按县级医疗机构、县级疾控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三种类型分类核定人员编制,探索编制统筹使用制度。
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原则,落实医共体人员管理、岗位管理、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等自主权。医疗机构在空编范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不受10%预留空编要求和自然减员数限制。
优先保障基层用人需求,适当提高基层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严禁借轮岗管理、流动使用等名义“虹吸”基层人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等从业人员来源,应根据安置政策优先配置医共体,可探索实施乡村医生“县招、乡管、村用”制度。
(三)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
医共体执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统一内部转诊流程和县外转诊办法。所辖居民应在基层成员单位接受首诊服务(65岁以上老人、5岁以下婴幼儿、孕产妇、精神病、重大传染病、急危重症除外),并为常住县城的农村参保居民指定首诊单位。基层成员单位规范提供诊疗服务,需转诊的患者应上转县级成员单位,县级成员单位可将转归良好且仍需住院患者转至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县外转诊工作由县级成员单位按规定实施,基层不得直接外转。自行外出就医人员按照参保地基本医保政策规定办理。
(四)建立完善慢性病医防融合新模式。
医共体要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以医疗技术水平和管控服务能力为保障,整合机构职能、建立联动机制,实现慢性病“防、治、管、教”四位一体:基层成员单位(包括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做实慢病科普宣讲、健康养成推广、常住人群体检、高危人群筛查等早期预防工作,提升早期干预能力,并靠实定期回访、用药管理、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等关键环节职责。
县级疾控机构要将工作重心前移,在医共体统一部署下,与县级医疗机构共同组建专家团队,协同对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绩效评价。充分利用甘肃省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慢性病管理的质量控制,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及时上转疗效不佳、病情反复的患者。
县级医疗机构优先接收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慢性病患者并给予规范有效医疗救治,同时负责做好长期处方管理、重症急救转诊等工作。
医共体要在进一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辖区慢性病防控任务进行量化分解,靠实区域“网格化”管理,明确各级成员单位的年度任务、阶段任务、时限要求、质量要求以及具体职责分工和任务分工,并将慢性病管控评价结果作为医共体绩效考核重要指标。
(五)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医共体要对照国家关于县、乡(社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的推荐标准和基本标准,从科室设置、诊疗病种、开展手术、技术服务等方面对所有成员单位服务能力进行评估,明确短板弱项清单,建立能力帮带台账,抓好能力提升工作。
县级成员单位通过申报省级专科联盟和技术联盟成员单位,强化专科共建、外派培训等措施,以分级诊疗病种诊治和县域医学中心、医疗救治中心建设等为重点,推动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进度,与上级医疗机构建立急危重症上转绿色通道,主动接受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质控管理,并重点做好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帮带工作。
(六)加强医疗资源调配。
医共体在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前提下,重组整合和优化配置医疗资源,以牵头单位和县级成员单位为重点,加大县域医学中心建设投入,推进区域检查质量同质化和检查结果互认。
探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合理降低采购价格。落实药品采购“两票制”,建立统一的药品采购目录和供应机制,统一采购配送,并推进基本药物分级保障,逐年提高成员单位基本药物分级使用品规比或金额比。
(七)推进薪酬制度改革。
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建立“公益一类保障与公益二类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逐步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有利于人才下沉和医共体发展的薪酬制度。
医务人员收入由医共体自主分配,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打破单位、层级和身份区别,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并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收入脱钩。鼓励对医共体负责人和成员单位负责人实施年薪制。
什么是医共体(即医院集团)?
医共体是以解决城乡居民(包括职工,下同)看病贵、看病难和少生病、晚生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市场机制和“四一三”健康保险理论,建立“集四种机制于一身”的医共体。这四种机制是:
1、让众多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医院成为“一家人”(即建立非行政化、非垄断的紧密型综合性医共体)缓解居民看病难的机制;
2、让医共体自己“点菜”自己“埋单”(即采用允许参保人有选择医共体签约自由的门诊和住院医保按人头付费)缓解居民看病贵的机制;
3、让医共体的防病与治病融为一体(即把预防保健纳入保险范畴,并将参保人的防病与治病费用打包后一道实行按人头付费),让更多的居民不生病、少生病和晚生病的机制;
4、让医共体不仅乐于而且善于成本与质量控制(即不仅重视而且懂得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和应用现代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医共体在为居民提供质优价廉健康保险服务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健康、快速发展的机制。
行心医共体”出现的必要性
行心医共体云平台以“医养云数据中心”为理念,采用“统一规范、统一接口、统一运行”的方式,以医疗协同,分级诊疗为指导的思想,集中部署,分级享用,建设医共体云数据平台,区域HIS系统,电子病历(EMR)系统等区域系统。实现集中部署一套云平台,解决区域数据中心、区域电子病历集中管理、医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分级诊疗等功能。


平台利用各种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把设备、技术、软件共享给周边的个体诊所、乡村医生,建立以民营医院为核心的小型医共体,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以及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以科技改变医疗健康产业
http://www.xyhi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龄网  

GMT+8, 2024-3-29 02:04 , Processed in 0.130313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